钒产业对崇阳工业经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统计局 录入:Gov137
崇阳的钒产业通过40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是2013年崇阳钒产业集群进入湖北省重点支持成长型产业集群,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渐成西攀(枝花)、北承(德)、南崇(阳)三足鼎立之势。
一、钒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自2004年,崇阳县委、县政府就开始把钒产业作为县域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绿色钒业”和“高新钒业”为立足点,全力打造重点产业集群。特别是湖北省2013年把崇阳县钒产业纳入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后,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钒产业的扶持力度,使钒产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得到了长足发展。至今为止,崇阳钒业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及环保要求均处国内、国际领先地位,崇阳钒业的动态已成为中国钒业动态的风向标。
至2019年9月,全县102家规上工业企业中钒企业共17家,实现工业产值11.3亿元,同比增长62.7%,对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贡献率达到49.6%,拉动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8个百分点。2019年上半年在全县33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中有4家属于钒企业,分别是崇阳县青峰科技有限公司、崇阳县崇青钒合金有限公司、湖北晶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崇阳县青山钒铁工贸有限公司。
二、钒产业在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特点
(一)规上企业数占比高。目前我县有17家规上钒企业,占102家规上企业数的16.7%,占规上工业企业的比例比去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元至9月份钒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17.9%。
(二)钒价跌宕起伏不稳定。钒价是左右我县钒产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由于绿色环保政策,我县已经不产五氧化二钒了,这就导致钒加工企业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企业的主要利润来自于深加工环节,因此市场上钒价的大起大落直接关系到到钒产业产值,进而影响到我县规上工业总产值是否能够实现平稳增长。近年来钒价格跌宕起伏不稳定,高时五氧化二钒高达50万/吨,低时跌至12万/吨,这就使得钒企业产值忽上忽下不稳定。
(三)钒产业低增加值率高价格指数。今年钒产业的增加值率为21.47%,比增加值率较高的电力生产行业的增加值率低44.53个百分点。根据最新下发的价格指数中9月份钒产业的累计价格指数确高达136.72%,比去年同期上升9个百分点,这就使得产值增速创造的增加值被价格指数增幅弱化。
三、钒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产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崇阳钒产业在规模总量上都不及西攀和北承,没有国企做支撑,数量不多,产量也较小,没有一家钒企业可以单独排入全国钒业企业前十名,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很弱。
(二)生产发展受原材料制约。县内已经不生产五氧化二钒这种原材料了,崇阳钒企业原料完全依赖外购,在原材料上受制于人,随时都面临断“粮”的威胁。
(三)产品单一,企业间同质化竞争严重。在钒电池、高纯金属钒、纳米钒等高科技含量产品方面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目前钒企业生产产品较为单一,以钒氮合金为主,整个钒行业处于复苏上升阶段,企业间同质化竞争严重,这不利于企业和整个钒产业的发展。
四、推动钒产业更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研发投入,扩大产业规模。打破单个钒企业经济实力有限这一弊端,统一组织联合研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争取早日在钒电池、高纯金属钒、纳米钒等高科技含量产品方面取得根本性突破,以打破目前产品单一企业规模小的不利局面。
(二)多管齐下解决好原料受制于人的问题。一是鼓励支持县内石煤提钒企业立项,以完全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工艺进行五氧化二钒的生产;二是鼓励符合条件的崇阳人在外地投资石煤提钒企业;三是走出去建立原料生产基地。
(三)注重从扩产增能上来提高产值。如果单靠产品价格上涨来提高产值显然对于增加值提升作用不大,靠价格上涨所带来的产值在计算增加值时会被价格指数给消除,所以钒产业想要拉动全县增加值增速,还得通过稳定生产不断提高产品产量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