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县三季度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统计局 录入:Gov137
1-9月份,崇阳县消费品市场整体稳步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774.2万元,增幅12.3%,高于全市0.6个百分比,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一、主要特点。
1.城镇消费主导,乡村加速发展。三季度,全县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83010.2万元,同比增长12%,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零售额的比重达到88.5%,依然是拉动消费的主导力量。随着农村市场不断发展完善,商贸流通已基本逐步达到全方位覆盖,农村消费品市场加速发展,三季度,全县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62764.0万元,同比增长14.3%,增幅高于城镇市场2.3百分点。
2.批零业消费主导,住餐业继续回升。三季度,全县限上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479.9万元,占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1%。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7010.4万元,同比增长16%;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13469.5万元,同比增长22.8%。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2070.1万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1%。其中:住宿业实现营业额6894万元,增长43.5%,餐饮业实现营业额5176.1万元,增长43.2%。
3.假日效应突显,商品销售可观。三季度,我县各大商家抢抓节假日消费的有利时机,纷纷开展打折促销和送货下乡等促销活动,包括“儿童节”“七夕情人节”“中秋节”“教师节”“父亲节”等等,消费客流量增大,居民仲夏夜生活丰富,带动消费增长。以限上企业“万兴佳亿”,“中百仓储”,“家家旺”大型超市为代表,晚间客流大大增多。按主要商品类别分,18大类商品有17个大类增长稳定,其中主要商品中,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日用品类、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分别增长25.3%、36.2%、40%、23.7%、21.5%。
4.新增活力迸发,拉动作用明显。三季度,新增12家符合限额以上的商贸企业。按行业分,分别是批发业1家,零售业5家,住宿业3家,餐饮业3家。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86.3万元,占限上社零总额的4.37%。拉动限上零售总额增长5.4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1.批发企业散而小。限额以上单位的数量、规模代表着该地区贸易业、及消费品市场的繁荣程度。我县内虽然批发业很多,但都小而分散、多数是经营中低档消费品,缺少大型批发市场,每家商铺的销售额都达不到限上标准,集中程度差,新型业态市场占有率低。目前我县批发企业只有7家,只占限上商贸企业的8.3%,加之两家屠宰企业受重大疫情影响,销售额严重下滑,年底面临退库。
2.行业分类不齐全。我县目前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只有分类18大类,其中金银珠宝类、石油及制品类、种子饲料类等潜力较大的企业还没有一家入库,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办理的个体户营业执照,未达到申报入库要求,商贸企业行业类别的空缺对我县商贸企业的增长有一定的影响。
3.农村市场比重偏小。虽然全县乡村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14.3%,增速高于城镇,呈现活跃度高、发展趋快的良好势头。然而乡村零售额占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仍然偏小,仅达到11.5%。我县农村区域面积广,但由于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不健全,流通网点依然稀少,以私营个体小店、小铺为主,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设施不配套,制约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三、建议。
1.加快挖掘批发市场潜力。批发业一直是我县薄弱之处,数量少,大型龙头企业目前还没有,限上批发企业目前只涉及钢材销售,生猪销售,中药销售,和雷竹笋销售四个门类,其他门类销售量很大的门类目前还没有,需要进一步摸排寻找,如酒类代理,种子饲料类等有一定发展潜力,如将这些热门门类行业的企业新增入库,将对我县限上批发企业有一定的拉动增长作用。其次企业应积极开发多样式消费宣传,在各种节假日、休息日,大力组织营销活动,充分挖掘消费需求的潜力。
2.加快挖掘新的增长点。对于目前我县商贸企业行业门类分类的情况,金银珠宝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石油及制品类、种子饲料类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多关注目前限上企业还没有出现的行业门类,重点扶持有特色、有品牌、就业收纳能力强的商贸流通企业提质上档,做大做强,发展成为限额以上企业,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3.加快激发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在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居民有消费需求但消费能力有限,这是消费难以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让农村居民有钱能消费、放心敢消费、实惠愿消费,挖掘农村消费这个最大消费群体的潜力,从而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