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崇阳县人民政府 · 崇阳县统计局 返回崇阳县人民政府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统计数据 → 崇阳县2020年一季度农业生产形势分析 正文

崇阳县2020年一季度农业生产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10 来源:统计局 录入:Gov137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精心组织下,一手抓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一手抓春季农业生产,抢抓农业生产劳动力充足优势,不误农时,有序推进春耕备耕、生猪产能恢复等工作,一季度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

一、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1、春耕备耕物资充足。全县共累计调运“双杂”种子85万斤、化肥1.2万吨、农药82吨、农膜120吨,种类和品种齐全,价格较去年略有上涨,在品种、数量和质量上均能完全满足全县粮食作物春耕生产的需求。今年因疫情原因,我县千方百计、多措并举确保农业生产“绿色通道”畅通。一是各乡镇成立农资专供店;二是开展农资代买配送服务;三是组织集中育苗保障供应;另外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出台文件,对农资运输车辆和配送人员开启“绿色通道”,各级道路查验点按程序验车登记、消毒测温后及时放行,确保了我县一季度农业生产有序推进。

2、春播作物面积增加。全县春播面积15.33万亩,比上年扩大1.82万亩,扩大11.9%;其中早稻种植面积9.8万亩,较去年略有增加,为应对疫情不利影响,我县出台政策,对种植早稻的农户每亩补贴100元,增加了农户种粮积极性。石城镇杨林村种粮大户陈焕强积极响应政策,在去年的基础上新增早稻200亩,早稻种植面积达到500亩。白霓镇大市村抓住疫情封闭期间农村劳动力充足优势,组织开荒拓荒,开垦农田近100亩。春季蔬菜种植面积4.3万亩,较去年增加0.22万亩,增长5.5%。增加主要原因一是大棚蔬菜、高山蔬菜、城郊蔬菜等特色蔬菜发展态势良好,我县成立了大批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大户的带动下,收到了良好经济效益,今年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二是我县畅通生产及销售渠道,实行“一站式”服务,集中育苗、专人配送、专车运输、农超对接、社区代购、送货上门,打消了菜农顾虑。三是大力推广种植城郊蔬菜、速生蔬菜,确保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

3、畜牧业饲养量“两增两减”。受新冠肺炎疫情及非洲猪瘟双重影响,产品进出极为不便,生猪饲养量呈下降趋势,一季度生猪饲养量42.72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2.1%;其中生猪存栏30.12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3.1%;生猪出栏12.6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17.3%。牛饲养量2.7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9%,其中牛存栏2.6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0.78%;牛出栏0.1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42.8%。羊饲养量6.89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2.1%;其中羊存栏5.78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4.9%;羊出栏1.11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家禽饲养量335.94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其中家禽存笼208.14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7.6%;家禽出笼127.8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24.7%。虽然目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生猪产能恢复还需要时间,并且今年仔猪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每公斤达到200元,购进一头需要1500元以上,大部分养殖户还在观望中。

4、水产品产量基本持平。一季度水产品产量4960吨,与去年基本持平,主要是2月份期间受到疫情影响,产品进出不便,目前已进入恢复性增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生产防范风险能力有待提高。由于自然灾害、病虫害、畜禽疫病、市场影响及农户保险意识不强等原因,农业生产仍存在较大风险,制约着农业生产发展。如去年的天气干旱、稻飞虱、非洲猪瘟以及今年的疫情影响,大部分农户或多或少都有所损失,尤其是一部分生猪养殖大户至今没有信心补栏,一是环保要求高,二是仔猪成本贵,三是怕再次受到非洲猪瘟影响。虽然目前生猪市场一路看好,但要恢复产能还需时间。

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一是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承包、粗放经营为主,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缺乏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农业,农产品附加值低。二是产品品牌不亮。茶叶、水果、楠竹和油茶等基地虽然初具规模,但市场开发度不高,加工能力不强,竞争力不优。

三是农业生产要素有待加强。一是我县农业从业人员尤其是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不高,科技意识和市场意识淡薄,严重影响了其对新技术、新思想吸收的积极性和能力。二是我县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要求,阻碍了农业生产转型升级。三是近几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农机作业、人工成本随之上涨,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影响了农户种粮积极性。

三、加强农业生产的几点建议

 ()稳定农业生产。一是要提高耕地利用率,减少或杜绝良田抛荒,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良种覆盖率来确保产量,有效保障农产品的稳定供应;二是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拓展服务领域。包括地力保护补贴、农资补贴政策,要坚决落实,切实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三是加大公共服务力度,及时提供气象信息、市场行情、技术指导等服务,减少疫情和天气等不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二)提高农业效益。依托优质农业资源,坚持生态发展,通过整合资源、挖掘潜力,举办“白茶节”、“油菜花节”、“樱花节”、“丰收节”等活动,提升农产品知名度,上下发力、聚焦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基地,建设健全农业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上下游环节配套、产加销并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提升效益。

 (三)推进产业化经营。进一步争取中央和省、市农业产业化项目,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联合加工企业、农技组织、专业合作社、规模种养殖大户及农户,大力推广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农机农技服务,共同参与市场,抵御市场风险。同时,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等,创建更多“三品一优”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