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崇阳县人民政府 · 崇阳县统计局 返回崇阳县人民政府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统计数据 → 工业增长态势良好 提质增效面临压力—崇阳县三季度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正文

工业增长态势良好 提质增效面临压力—崇阳县三季度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1 来源:统计局 录入:Gov137


今年以来,崇阳县委县政府坚持目标导向和成果导向,树牢责任意识,优化服务理念,加强分析研判,狠抓项目推进,全方位推动我县规上工业经济运行工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规上工业经济继续朝着复苏势头更稳、发展质效更优的方向前行。

一、规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工业经济稳步增长。1-9月,全县102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63.22亿元,同比增长20.83%,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25.7%,增幅保持全市前列,近四个月连续排全市第一;完成营业收入58.18亿元,同比增长18.2%;工业用电量3.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7%;工业增值税1589.6万元,同比增长37.4%,产、销、电、税保持了同步稳定增长。

2、重点行业齐头并进。我县规上102家工业企业涉及8大行业,1-9月,钒产业累计完成产值10.21亿元,同比增长32.8%;卫材纺织业累计完成产值15.06亿元,由于口罩价格和销量同比去年均有下降,1-9月产值同比下降4.4%;森工建材业累计完成产值16.86亿元,同比增长35.4%;机械电子业累计完成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20.6%;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5.1亿元,同比增长31%;印刷包装业累计完成产值6.55亿元,同比增长26.7%;新能源和其他行业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3、成长工程持续推进。1-9月,我县新增规模企业8家,分别是2家新上企业(康恩萃药业、昌华建材科技)和6家小进规企业(港吉制竹、鸿辉竹制品、浩瀚锻压机床、鑫汇阳电子、全鸿塑业、丫吉茶业); 10月份新增2家(正大饲料、领智科技),总数达到10家,完成全市目标任务;跟踪培育拟申报小进规企业4-6家,分别是鹏璋塑业、呈达电工、众鑫食品、硕康茶叶、天宏麻业、晨耀科技等。

二、存在的问题

1、企业生产动力不足。在国家宏观调控“能耗双控碳中和”政策背景下,市场形势的不明朗以及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大部分企业不敢大批量采购原材料开足马力生产,产能发挥不足,以部分企业今年1月份跟9月份的生产数据说明:昌华实业购进原煤含税单价由1036.02元/吨涨至1431元/吨;缔明科技锰硅铁购进单价由7000元/吨涨至19000元/吨;稳健医疗、中健医疗40S棉纱购进单价由19000元/吨涨至27500元/吨。湖南丰日集团公司在我县投建的丰日电源、湘高开关等企业虽然已中标中国移动订单,但因原料价格过高问题导致今年蓄电池、配电柜等产品的生产交付速度明显降低。

2、企业效益有所下滑。目前国家对钢铁、水泥、纺织等高能耗产业限产限能的宏观调控,使卫材、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的市场供需关系发生短暂失衡,对我县部分支柱产业的生产加工利润带来一定影响。1-9月,规上企业所获利润总额2.49亿元,同比下降22.1%,其中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行业同比下降33%,稳健医疗减少1.54亿元。受市场影响,部分企业产能发挥不足,工业产销率92.8%,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利润下滑发生的连锁反应则是企业没有多余资金进行新建、扩建及技改投资,本土小微企业表现尤为明显,导致技改投资项目来源少,新增项目少,大项目支撑不足。目前项目库中可直接拉动工业技改投资增速的剩余投资项目仅占在库项目个数的1/3。

3、四季度增长难度较大。从数据角度分析,去年年初因疫情原因,我县2020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年产值比重仅为65.6%, 今年前三季度产值占全年预计产值比重达70%,在国家宏观政策及市场经济影响下,后续增长空间有限。从增长点角度分析,2020年贡献显著的稳健医疗今年三季度累积产值同比下降10%,2021年可显著拉动增长的大项目如正大饲料、领智科技等10月份已入规,但目前未纳入统计,全面投产还需时间,康恩萃药业因疫情影响设备运输装配等原因,产能也未完全发挥,对四季度增速拉动作用有限。

三、意见建议

一是抓运行监测稳增长。坚持实施“高开高走”的运行策略,加强数据分析研判,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变化,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于全市前列,全年不低于11.5%。

二是抓项目建设增后劲。积极落实“新进规”企业奖励政策,加快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微企业,确保四季度入库3家,全年入库14家。深入摸排跟踪一批预增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新投产项目,加大指导和服务力度,推动项目早投产、早达效,确保全年技改投资28亿元,投资增速30%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切实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三是抓科技创新添活力。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和科研平台建设力度,确保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0%以上,年底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量达到40家以上,全年建有研发机构的规上企业达到38家以上。加快推进湖北省创新型县(市、区)创建工作,积极配合省级高新区申报,争取尽早创建、申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