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崇阳县人民政府 · 崇阳县统计局 返回崇阳县人民政府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崇阳县2020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07 来源:统计局 录入:Gov137 【字体:

今年以来,崇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发展不动摇,聚力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和产业发展的稳步复苏,我县全年工业经济各项指标紧跟全市步伐,为“十三五”规划收官打下良好基础。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1、工业生产稳步恢复。今年以来,规上104家企业累计完成产值79.70亿元,同比下降8%;工业增加值增幅累计-2.6%(全市平均-5.5%);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72.23亿元,同比下降-5.8%;实现利润总额4.65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税金总额1.83亿元,同比下降-29.4%;规上企业亏损面减少至4.8%(5家)。

2、工业投资逐步回暖。今年四季度已启动方大塑业生产线扩建、恒升医用包装生产线扩建等10个工业技改项目,计划投资额12亿元;以及罗家山风力发电、梓泽陶瓷等4个新建新投产项目,计划投资额30亿元。

3、成长工程稳步推进。近年来,我县狠抓规上企业基数的增长和工业经济总量的扩展。17-19年,新增规模企业分别达到14家、16家和13家。今年全年已培育成长14家(去年小进规5家,今年新进规3家,第一批小进规3家,第二批小进规3家),考虑退库企业因素(11家),目前规模企业总数达99家。

二、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1、钒产业砥砺前行。作为我县支柱产业之一的钒产业,近年来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大喜大悲,钒氮合金的市场行情从2006年的5万元/吨,走到了2018年10月的最高峰80万元/吨,然而好景不长,从那之后一路下跌,至2019年初跌到至20万元/吨,年底跌至底谷13万元/吨,而今年的疫情,更是给了钒产业在产量和出厂价上的双重打击。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这一老牌产业展现出了坚强的韧劲,多数企业保持正常生产,产品库存和流动资金充足,有色金属合金制造业全年产值达13亿元。

2、卫材产业乘势而为。随着今年疫情形势有所反弹,稳健医疗的人事招聘处、市场营销部、生产车间热火朝天,企业员工由年初1128人增至目前近1600人,累计产值17.45亿元,同比增长93.9%,利润总额2.37亿元,同比增长2675.2%。中健医疗200亩医用卫材产业园、美尔卫生用品10万级无尘车间均已破土动工,预计明年年底投产。京美纺织等“三个一批”转产企业形势向好,因产能扩增,正在向开发区管委会申请新的土地厂房。关联包装企业全鸿塑业、宗阳包装、联创实业、恒升包装等一批企业实现了盈利倍增,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行业全年产值达19.94亿元,带动塑料制品制造业产值达2.95亿元。

3、建材产业逐步回暖。目前我县税收正增长的有包括稳健医疗在内的12家企业,而4家采石场中,2家实现了正增长:石鑫建材同比增长43%,白霓石山采石场同比增长13%。全市采石场整合在即,企业抓住机遇,三季度开足马力,保证了全年的产量和效益。老牌水泥企业昌华实业形势稳定,全年累计生产熟料111万吨,水泥160.6万吨,市场价格环比上涨,同比下降,全年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业产值达4.76亿元。

三、存在问题

1、缺乏大型龙头企业支撑。从规模上看,104家规上工业企业中,仅有稳健一家大型企业,众望科工贸及中健两家中型企业;从效益上来,2020年全年产值过10亿的仅有稳健一家,过亿的仅有18家,工业经济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动力不强。

2、税收收入大幅下滑。受疫情影响,2020年规上工业共计实现税金总额1.83亿元,同比下降29.4%。重点中类行业中仅卫生材料及医疗用品制造业实现正增长,达到0.54亿元,同比增加119.9%,其他行业均出现不同幅度下降,其中有色金属合金制造业下降幅度较大,实现税金0.13亿元,同比下降80.2%。

3、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我县目前依然处于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发展的过渡阶段,产业结构单一,自主研发能力较弱、高附加值产品较少、行业集中度低、同质化竞争激烈、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凸显。今年绝大部分企业受到疫情冲击,年初出现断崖式下跌,至今还有部分企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缺乏增长后劲。

四、几点建议

1、做好助力企业发展的服务员。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大力加强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合作,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促使企业经济效益得以不断提升。主管部门不仅要多下沉到企业中去,更要把企业的困难和需求向上传达,当好助力企业向前发展的服务员。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简化服务流程,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引进绿色、健康、发展前景较好的大型企业。

2、做好推动转型升级的领路人。深入开展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企业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完成转型升级。盘活、用好技改资金,对好的项目要给予大力支持,优先保障符合我县产业发展方向的建设用地,严控向落后过剩产能项目供地,为新动能培育腾出充足空间。

3、做好带动企业前进的护航者。抓好老企业成长工程建设,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应对疫情不利影响,鼓励企业加强管理,挖掘潜力,发展生产,做大规模,争取早日达到进规标准。加大中小企业帮扶力度,协调落实结构性减税、信贷倾斜等优惠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